央省媒體看咸寧政法丨知識產權“聯合護盾”保護上市公司商業秘密

編者按
2025年7月31日至8月1日,央省市媒體記者、專家網評員等集中對咸寧政法特色亮點工作進行實地采風,從深化基層社會治理中對新時代 “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到全域提升平安建設的堅實步伐,再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透過記者們的記錄與鏡頭,我們能清晰看到咸寧政法戰線如何以創新實踐回應時代需求,如何用扎實成效提升群眾的知曉率與滿意率,為支點建設貢獻政法力量。現開設“央省媒體看咸寧政法”專欄,刊登有關報道,敬請關注。
7月31日下午,由中共咸寧市委政法委員會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走進通城縣人民法院城關人民法庭。
近年來,咸寧兩級法院全力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作為這一格局中的重要一環,通城縣人民法院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自2022年5月1日起管轄咸寧市范圍內一審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目前已審結案件超1000件。
“咸寧市兩家主板上市的企業全部都在通城縣,而且我們通城大力發展的電子信息、新材料和大健康等三大產業,科技含量高,知識產權方面的司法服務需求大。”通城縣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團隊負責人黎世發介紹道。

采訪團在通城縣人民法院城關人民法庭。熊子恒 攝
黎世發告訴記者,為充分保護知識產權,通城縣人民法院與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加強協作,在通城重點企業、通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成立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工作站4個,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專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目前,咸寧全市已設立6個省級聯合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和16個市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實現各縣市區全覆蓋。
“我們企業是一家上市公司,擁有商標25項,授權專利158項,年產值可達15億元,擁有員工2300多名,主要的生產基地就在通城縣。”湖北平安電工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電工”)黨委書記鄧炳南介紹,4個知識產權聯合保護站當中,有1家就設在該企業。以保護站為依托,通城縣人民法院主動為該企業提供審查合同、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

湖北平安電工科技股份公司黨委書記鄧炳南接受采訪。熊子恒 攝
2020年9月,平安電工發現公司某離職員工此前竊取了企業商業秘密,于是報警求助。2021年7月,通城縣人民法院認定被告犯侵犯商業秘密罪。刑事判決后,承辦法官通過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聯合協調機制,聯系通城縣經濟開發區知識產權聯合保護站等各方參與調解。2024年8月,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達成賠償協議。鄧炳南表示:“這不光挽回了損失,更警示了一大批人。”

通城法院網上開庭審理、調解知識產權相關案件。通訊員 供圖
咸寧雋州篁酒業有限公司是勁牌有限公司在通城縣成立的用于研發新品類白酒的控股子公司,研發是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其自主研發的獨特釀造工藝、儲存工藝、品牌VI、包裝設計等,都需要知識產權保護。

通城縣召開知識產權行政司法保護聯席會議。通訊員 供圖
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西城介紹,通城縣人民法院走進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方面的培訓講座、案例解讀、實踐指導等活動,幫助公司更清晰地識別自身經營中的知識產權風險,指導公司注冊了1項發明專利,10多項實用及外觀專利,解決了2起法律糾紛以及8起潛在的侵權風險。
今年,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版權局聯合出臺《關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職能 助推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機制,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沃土。

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等知識產權聯合保護成員單位出席2025年WIPO中國暑期學校開班儀式。通訊員 供圖
咸寧市還連續3年開展跨區域保護工作,聯合湖南岳陽、江西九江兩地法院及市場監管部門,簽訂“岳九咸”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搭建知識產權信息共享平臺,共享典型案例和重點保護名錄,推動三地創新資源互通互認。
如今,咸寧法院通過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改革,構建起“部門聯動、區域協同、專業高效”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專業保護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