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承千載,共話未來!省人大代表調研咸寧檢察工作
11月20日,受湖北檢察機關邀請,來自黃石、黃岡、咸寧、鄂州、省直的20名省人大代表齊聚咸寧赤壁,實地調研咸寧檢察工作。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汪存鋒、二級巡視員王邦軍一行及咸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邊現龍,咸寧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廖旭,赤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成毅,赤壁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鄭繼偉等陪同調研。
赤壁市大湖咀遺址
赤壁市大湖咀遺址約建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占地面積17.2萬平方米,是目前在長江以南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對于研究長江以南地區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譜系具有重要意義。
上午九時左右,調研組來到赤壁市大湖咀遺址公益訴訟保護實踐基地,參觀文物開發現場和保管中心,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了解了大湖咀遺址穿越三千年的歷史沉淀與保護價值,對咸寧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第一次零距離參觀文物開發現場,看著工人在技術人員的科學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開展挖掘,眼見這一塊塊陶片瓦礫、一處處西周民居被開發出來、保護起來,我內心涌起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文化自信帶來的磅礴力量!”
“檢察機關將端口前移,督促文旅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協作調查等機制,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有力助推遺址保護規劃、文物修繕等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中煥發出新光彩,為你們點贊!”
據悉,赤壁市檢察院充分發揮府檢聯動優勢,綜合運用座談磋商、專題報告、跟進監督等方式,探索開展文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從打擊破壞、事后搶救向主動預防、提前保護轉變,從個案辦理、單項整治向類案監督、綜合治理轉變,合力搭建文物資源多元共治、雙贏共贏的合作平臺,全面提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近年來辦理的畢家畈塔保護案、大湖咀遺址保護案等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案,分別入選最高檢與最高法首次聯合發布的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全省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等。
赤壁中國青磚茶
未來實踐展示館
赤壁青磚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黑茶十大暢銷品牌”、湖北區域公用品牌,素有“一年茶、五年藥、十年寶”之稱,茶園種植面積達16.5萬畝,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71億元。
文明近在咫尺,茶道源遠流長。隨后,調研組參觀了赤壁中國青磚茶未來實踐展示館,并深入了解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助力青磚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具體履職作為。
“檢察機關搭建法治服務微信平臺,加大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防范知識和相關法律政策宣傳力度,切實有效增強了市場主體法律風險防范能力。”
“赤壁市扎實落實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機制,堅持辦案與服務并行、懲治與保護并重、打擊與防范并舉,是檢察機關以高質效檢察履職服務保障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生動體現。”
點贊聲聲,動力滿滿。咸寧市檢察機關將以此次調研活動為契機,持續做好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凝聚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工作合力,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