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擬通報表揚佘建平、張建忠、田翊舒、陳岳坪、張永琪、杜志軍、胡鍰“咸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的公示
為倡導扶危救困風尚,弘揚見義勇為正氣,推動平安咸寧建設,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根據《湖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辦法》的規定,經咸寧市委政法委委務會集體研究,擬通報表揚佘建平、張建忠、田翊舒、陳岳坪、張永琪、杜志軍、胡鍰等7名同志為“咸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現予以公示。
公示時間:2024年11月19日至2024年11月25日。
公示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如對被公示人及其見義勇為事跡有異議,請以真實姓名通過電話或書面方式向中共咸寧市委政法委員會反映。
聯系人:0715—8129071。
中共咸寧市委政法委員會
2024年11月18日
佘建平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佘建平,男,漢族,69歲,咸寧市稅務局退休干部。
2024年5月13日11時許,佘建平像往常一樣在老年大學學習完后返回金源巷2號的家中,剛走進小區就聽到了呼救聲。他循著聲音來到小區河邊,看到一個女子漂浮在河水中央,只剩下頭發還露在水面上。“壞了!有人落水了,要趕緊救人!”救人是唯一出現在佘建平頭腦中的想法,他當即脫下外褲和鞋子,從小區護欄一躍而下跳入河中,向落水女子游去。由于前兩日下了雨,河水約有2米多深,且較為湍急,佘建平盡力將落水女子帶到岸邊后無法將其托舉上岸,所幸同一小區的老人聽到呼救后也來到小區河邊,看到佘建平已將落水女子帶至岸邊后迅速從家中找來繩索和梯子,將繩索向佘建平甩去,并大聲呼喊其他居民過來幫忙。佘建平拿到繩索后將落水女子綁好,自己也緊緊抓住她,慢慢地往淺灘靠近。附近的居民在聽到呼喊后都過來幫忙,110和119也很快來到現場,在眾人幫助將落水女子抬上岸送往醫院搶救,佘建平上岸后返回家中休息。
張建忠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張建忠,男,漢族,56歲,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大幕鄉常收村三組村民。
2024年6月23日11時許,張建忠和朋友張春來坐在常收村三組的河邊涼亭內聊天,突然發現在河水中有一只腳丫浮浮沉沉。張建忠乍看之下以為是服裝店的人體模特,但在仔細看了幾眼后發現是一個小孩的腳丫!“不得了!那是個孩子!要趕緊想辦法救人!”由于近日大雨,河水水位暴漲且流速較快,小孩隨河水很快往下游流去。張建忠一邊跑一邊大聲呼喊求援,在落水孩童靠近岸邊時果斷翻過河欄來到河邊欲抓住其手臂,但因河水湍急未能成功。眼見孩子即將被沖入深水區,張建忠來不及多想,沿河道狂奔上百米后迅速跳入河中,此時水位已至張建忠的胸口處,但其毅然決然地向河中走去,并在在落水孩童被河水沖下來時緊緊將其抱住,隨后將落水孩童頭部托出水面,將其慢慢帶往河邊。上岸后,張建忠第一反應是檢查孩子的身體情況,發現孩子有眨眼睛,便對其緊急施救。不久后落水孩童從昏迷醒來,張建忠深深松了一口氣。隨后經附近村民告知,落水孩童是常收村二組的,張建忠便與孩子家長聯系,并將其送回家中。
田翊舒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田翊舒,女,漢族,現為湖北科技學院臨床醫學院2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
2021年,田翊舒在參加學校無償獻血活動時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同年10月,她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2024年2月,田翊舒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隨后進行高分辨血樣送檢,再次配型成功。當月,田翊舒進行了捐前體檢,因輕微缺鐵性貧血,體檢未達標,她積極配合吃藥補血,在之后兩個月的時間里,通過喝補鐵劑、補鐵膠囊等補血藥,按照半個月復查一次的頻率進行檢測,終于在4月初各項指標達到捐獻標準。2024年5月10日下午,醫院在與田翊舒,紅十字會溝通后決定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因田翊舒體型瘦小,與患者體型差距較大,在采集過程中出現了手臂疼痛等情況,醫院建議只采集150毫升造血干細胞,但田翊舒堅定地要求醫生抽取足量的造血干細胞,在各項指標穩定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醫院共采集了210毫升造血干細胞。通過后續檢測,造血干細胞活躍度良好,采集質量高,足夠患者使用。
張永琪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張永琪,男,現為咸寧職業技術學院21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學生。
2021年5月,剛滿十八歲的張永琪在咸寧市中心血站進行了第一次志愿獻血,此后他便堅持定期獻血。一次在校獻血時,他從血站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相關知識,當即捐獻了檢測血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4年3月,張永琪得知自己與一位年幼的白血病患者初步相匹配,他義無反顧地選擇捐獻,并積極配合昆山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獻前體檢,2024年5月28日上午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捐獻手術期間恰逢張永琪的21歲生日,得知受捐者和他竟是同一天生日,他感嘆緣分實在奇妙,也鄭重地許下自己的生日愿望:希望遠方的“他”能早日康復!在問及同意捐獻的原因時,張永琪說:“能有這樣珍貴的機會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我感到無比的幸運與自豪,我愿意把仁愛之心、無私奉獻的中華美德傳承下去,為社會和諧奉獻綿薄之力的同時,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陳岳坪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陳岳坪,男,漢族,現為湖北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2級學前教育體育專業學生。
2023年剛進入大學不久的陳岳坪,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中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并主動要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愿者。2024年3月下旬,咸寧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陳岳坪取得聯系,告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白細胞抗原配型成功,陳岳坪的內心十分激動,畢竟入庫一年就實現非親緣關系造血干細胞配型相合是極其難得的,但他父母并不知曉他的決定,在與父母促膝長談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沒有危害后,父母最終尊重了他的選擇。由于捐獻時間恰逢暑假,陳岳坪需要從福建趕往武漢,但驟然而至的臺風“格美”給福建的交通帶來了嚴重影響,為及時完成捐獻,陳岳坪毅然決定在臺風期前往武漢,經歷了40余小時的艱難行程,遭遇到了航班取消、火車晚點、道路積水等各種困難,通過飛機、高鐵、私家車接力換乘,經由福建繞道北京,終于在7月28日凌晨2:15左右成功抵達武漢。在連續打了5天動員劑后,8月1日晚8時30分,將230毫升造血干細胞輸入患者的血脈里,完成捐獻。
杜志軍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杜志軍,男,漢族,51歲,現為通城城發公交集團租賃公司經理。
10月7日12時30分左右,杜志軍駕駛車牌號為鄂LD06335的白色電動汽車正常行駛至通城縣雋水鎮湘漢路商鋪路段。突然,對向一輛失控黑色SUV在剮蹭其他車輛后徑直向杜志軍撞來,失控SUV撞到杜志軍車后繼續加大油門將杜志軍車向后推。杜志軍當時認為失控車輛可能發生了故障或是司機酒駕,因事發地處于本縣最繁華商業路段,且距十字路口不到百米,周圍人流車流密集;憑借多年駕駛經驗,杜志軍判斷,若此刻松開剎車避讓,失控車輛會沖向路口,后果不堪想象。在這危機時刻,杜志軍不顧個人安危選擇用自己車頂住。這時,失控SUV仍在加速,濃煙滾滾,因杜志軍駕駛的是電動汽車,周圍群眾害怕起火引發爆炸,便都叫他讓開。但杜志軍為避免傷亡事件發生,仍死死頂住,同時指揮周圍群眾報警;此時,杜志軍正好看到一個路過的同事,便請他去將失控黑色SUV車輛熄火。失控車輛熄火后,他們發現司機四肢抽搐、口角流涎,處于昏迷狀態,就召集群眾幫忙,一起將昏迷司機抬下車進行施救,直至救護車趕到將司機送到醫院。
胡鍰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胡鍰,女,26歲,系國家電網通城縣供電公司會計。
2024年7月1日,通城縣正逢強降雨天氣,當晚8點50分左右,國網通城縣供電公司職工胡鍰經過城區民主路紅綠燈路口,發現一位老人過斑馬線時,被一輛闖紅燈的摩托車撞倒在地,已趨于昏迷狀態。見此情況,胡鍰立刻沖上去幫忙,并撥打120急救電話。考慮到雨夜車流穿梭不停,路面光線昏暗,同時老人受傷出血,不知是否骨折,擔心隨意扶起會造成二次傷害,她決定守在老人身邊,等候救護車到來。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過程中,胡鍰也被迎面而來的一輛摩托車撞倒在地,她忍住疼痛掙扎著站起來,繼續疏散過往車輛,直到急救人員抵達現場。救護車到來后,老人被抬上擔架,送往縣人民醫院,胡鍰這才放心查看自己的傷勢,發現手臂、腿部、臀部多處擦傷、瘀傷,在醫院進行了三天的治療。